NG南宫官网/中心

当前位置:首页 > NG南宫官网/中心

CES上爆火的人形机器人美团和雷军投了

CES上爆火的人形机器人美团和雷军投了

时间: 2025-04-09 23:55:44 |   作者: ng28南宫娱乐官网正版

被称为“科技春晚”的CES(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),成为了中国企业的新秀

  

CES上爆火的人形机器人美团和雷军投了

  被称为“科技春晚”的CES(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),成为了中国企业的新秀场。

  1月10日消息称,在CES 2025上,宇树科技(下称“宇树”)携全线机器狗等,并在一天内全部被定光,包括样品全部售罄。

  价格显示,与同种类型的产品波士顿动力的Spot机器人74500美元售价相比,宇树的Go2机器狗凭借1600美元的售价,获得了海外客户青睐。

  2024年5月13日,宇树推出了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,官宣发售价最低至9.9万元(人民币,如无特殊注明,下同)。

  据优必选招股书显示,其人形机器人Walker系列的平均售价约为598.8万元。

  早年小米发布人形机器人“铁大”(CyberOne)原型机时,也曾表示,每台的成本高达六七十万元,目前还没办法实现量产。

  而最有望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旗下人形产品Optimus,CEO马斯克曾豪言表示,售价能控制在2万至3万美元。但有个前提是“生产数百万台人形机器人”。

  还有更多人形机器人企业连价格都不敢公布的时候,宇树已率先在人形领域打响“价格战”第一枪。

  甚至,宇树创始人王兴兴曾表示,“在成本控制上,我们从未停止过探索。不要低估我们的能力,我们还有更大的降价空间”。

  当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还在为“应该尽快实现商业化,还是加大投入研发保持技术优势”吵得不可开交之时,宇树给出的答案是“既要,也要”。

  宇树既有通用人形产品,也有肩负着实现规模商业化盈利目的四足机器人等产品。

  2024年宇树顺利拿下B++轮和C轮两轮融资,融资金额分别为近10亿元和数亿元,投后估值80亿元。上述两轮均有美团身影。

  盯上宇树的互联网公司不仅只有美团,小米创始人雷军控股的顺为资本同样出手押注。

  顺为资本独家领投了宇树A轮,并在B+轮中继续跟进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获得顺为领投前,宇树旗下网红机器牛“犇犇”亮相2021年春晚,与刘德华、关晓彤、王一博等明星同台表演,一度走红。

  不缺热度,加上资本加持,和产品层面的极致价格,此番宇树在海外“被哄抢”,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。

  虽然机器狗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解决了宇树的部分商业化问题,起到了一定的“自我造血”成效,不过,在人形产品短期内商业化落地难的背景下,大家都将目光对准了可以率先落地的四足机器人产品,试图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,以此获得续命机会。譬如逐际动力推出W1四轮足机器人、小米推出铁蛋等。

  除此之外,随着特斯拉、小米、蔚来、小鹏、长安、广汽、奇瑞等知名车企不断切入人形赛道,宇树未来在人形上面临的压力并不小。

  从当前来看,业内预测,人形短期有望率先落地的是工业场景,尤其是汽车领域。更不可思议的是不少人形企业,例如特斯拉、优必选、智元等,纷纷将旗下的人形产品送进车企“打工”实训。

  多种观点充斥,让外界更难看清人形的商业化未来。甚至有互联网大佬表示,短期内人形难以实现商业化。这也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。

  然而,在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以及特斯拉CEO马斯克等助推下,一证券交易市场的火焰在人形赛道反而越烧越旺。

  在英伟达2024年GTC AI大会上,黄仁勋曾一口气携手9家人形机器人公司,联合开发“GR00T”项目。其中有两家来自中国的企业,分别是宇树和小鹏鹏行。

  此外,综合报道显示,宇树在CES 2025展会前宣布与Looking Glass XR建立合作伙伴关系,VR/AR服务成为宇树机器人产品的官方经销商,相关这类的产品进入海外市场。

  CES 2025上,宇树联合创始合伙人陈立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亦曾表示,订单特别多,有一些型号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订购,还有一些型号可能有一个交付周期。

  可事实真是如此吗?源媒汇与一位业内观察人士交流时,其表示:“人形在海外也很热,但还远远没到高举国产大旗的时候。”

  如今,国内人形赛道过热,令不少企业被资本、被同行“催”着走,之前几十年难以攻克的课题,如今短则数月、长则半年便有新进展。可这样的进度究竟有多少水分?又有多少是华而不实的“无用功”?

  据不完全统计,2024年,国内机器人行业共发生200余起投融资事件,总金额超200亿元。其中,人形赛道近30起,融资总额超70亿元,火爆程度可见一斑。

  如此情形下,以宇树、优必选等为代表的国产人形机器人企业,比起一味追求技术进度和性价比,还不如先沉下心,解决两个问题:一,实现全面的自我造血,完成规模化应用;二,让人形走起路来不再扭扭捏捏、笨手笨脚,让技术不再只是停留在“展示”层面。

  如何从网红、热门走到真正的产品落地,实现可持续的规模化商业落地,不仅是宇树,也是整个人形赛道需要共同思考和解决的难题。


上一篇:海新能科:现有高凝生物柴油产能30万吨年低凝生物柴油产能20万吨年SAF5
下一篇:中信重工开诚智能公司总工程师裴文良:矿用机器人行业发展思考

热门产品

热门文章